己亥杂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,己亥杂诗的落花表达了什么情感( 七 )


已亥杂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《己亥杂诗》表达了作者离开京城的忧愁 , 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虽然辞官 , 但是仍然想要为国家出力 , 想要效忠于国家的爱国情怀 。 “落红不是无情物 , 化作春泥更护花 。 ”这句诗有着非常丰富的寓意 , 成为千古名句 。

全诗原文如下:

己亥杂诗(其五)

作者:龚自珍

浩荡离愁白日斜 , 吟鞭东指即天涯 。

落红不是无情物 , 化作春泥更护花 。

翻译: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西斜的落日方向延伸 , 马鞭一挥 , 我奔向天涯 。 我辞官回家乡 , 就像是从枝头掉下的花朵 , 并不是无情 , 而是化作春天的泥土 , 培育下一代 。

赏析:首先诗的前两句写诗人离开京城的情景 , 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无限愁苦之情 , 后两句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 , 作者借用落红来比喻自己 , 表达自己辞官并不是无情 , 还是会尽自己所能报效祖国 , 表达出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
己亥杂诗 诗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己亥杂诗其五一方面表达了诗人离京南返时的愁绪 , 另一方面表达了诗人虽已辞官赴天涯 , 但仍决心为国效力 , 流露了作者效忠朝廷与国家的深沉丰富的思想感情 。

《己亥杂诗》是清代诗人龚自珍的作品 。

原文:浩荡离愁白日斜 , 吟鞭东指即天涯 。 落红不是无情物 , 化作春泥更护花 。

译文: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, 离开北京 , 马鞭向东一挥 , 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。 我辞官归乡 , 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 , 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 , 化成了春天的泥土 , 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。

扩展资料
诗分前后两部分 , 前两句为第一部分 , 后两句为第二部分 。 在第一部分里 , 诗人以天涯、日暮、落花写出一片浩荡的离愁 , 以落花自况 , 赋予自己的身世之感;第二部分以落花为过渡 , 从落花——春泥展开联想 , 把自己变革现实的热情和不甘寂寞消沉的意志移情落花 , 然后代落花立言 , 向春天宣誓 , 倾吐了深曲的旨意 。

“落红不是无情物” , 这里的“落红”两字 。 在全诗中地位十分重要 。 它上承“浩荡离愁” , 诗人的离愁不仅有“浩荡”修饰 , “白日斜”烘托 , “天涯”映衬 , 还被动态的 , 由时时拂面而过的“落红”撩起 。

这一笔是隐藏在诗内的 , 因此 , “落红”既是对前面离愁内涵的补充 , 而作为转折 , 它又使整首诗从离愁中解脱出来 , 转入下层 , 为全诗主题升华作了铺垫 。

全诗意象单纯 , 而情景浑成 , 比兴无端 , 而心迹昭然 , 短短二十八字 , 展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, 揭示了一种难能可贵的生命价值观 , 具有涵包天地的思想和感情容量 , 堪称定庵诗的压卷之作 。

作者简介:龚自珍(1792年8月22日~1841年9月26日)清代思想家、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。 27岁中举人 , 38岁中进士 。 曾任内阁中书、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 。 主张革除弊政 , 抵制外国侵略 , 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 。

48岁辞官南归 , 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 。 他的诗文主张“更法”、“改图” , 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 , 洋溢着爱国热情 , 被柳亚子誉为“三百年来第一流” 。 著有《定庵文集》 , 留存文章300余篇 , 诗词近800首 , 今人辑为《龚自珍全集》 。 著名诗作《己亥杂诗》共350首 。  
己亥杂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想要为国效力的献身精神 , 隐喻了诗人虽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命运 。
原文:己亥杂诗·其五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