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知道鹧鸪在那过夜


如何捕捉中华鹧鸪 【如何知道鹧鸪在那过夜】鹧鸪喜温暖 , 怕寒冷 , 怕炎热 , 喜光照 , 喜干燥 , 怕潮湿 , 厌阴暗 。 适宜气温在20~24℃ , 相对湿度60 % 。 鹧鸪喜欢群居 , 胆小 , 易受惊 。 遇到响声或异物的出现 , 立即出现不安 , 跳跃飞动 , 反应灵敏 。 有较强的飞翔能力 , 飞翔快 , 但持续时间短 。 鹧鸪生长快 。 尤其是12周龄前生长较快 , 刚出壳的雏鹧鸪 , 体重为14~16克 , 10周龄时 , 公鸪体重达500克 , 相当于初生重的33~38倍 。 鹧鸪食性广 , 是杂食性鸟类 。 不论杂草、籽实、水果、树叶、昆虫或人工配合的混合饲料 , 均能采食 , 且觅食能力强 , 活动范围较广 鹧鸪好斗 。 由于鹧鸪驯化时间短 , 仍有野性 。 雌鹧鸪性稍温驯 , 雄鹧鸪性好斗 。 性成熟后的雄鹧鸪 , 在繁殖季节 , 常因争夺母鹧鸪而发生激烈的啄斗 , 直到头破血流 。 鹧鸪有趋光性 。 在黑暗的环境中如发现有光 , 就会向光亮处飞窜 。 美国科学家利用数码摄像机记录了北美洲的鹧鸪的成长过程 , 并运用计算机技术分析了鹧鸪的翅膀形状和扇动情况 。 他们惊讶地发现 , 鸟类翅膀扇动的幅度都较小 。 不管是跑动、拍打翅膀或学习从几乎垂直的斜面上起飞的雏鸟 , 还是能够自由滑行和俯冲的成年鸟 , 鸟翅相对于地面的倾角基本相同 , 翅膀扇动幅度基本都保持在19度 。

如何抓鹧鸪 喜欢单独或成对活动 , 像其他鸡类那样善于结群 。 飞行的速度很快 , 常作直线飞行 。 它们的警惕性极高 , 总是隐藏在草丛或灌木丛里 , 极难发现 。 受惊后大多飞往高处 , 这一点与其他鸡类不同 。 中华鹧鸪为杂食性 , 主要以蚱蜢、蝗虫、蟋蟀、蚂蚁等昆虫为食 , 也吃各种草本植物 , 以及灌木的嫩芽、叶、浆果和种子 , 还有农田中散落的谷粒、稻粒、花生、黄粟等粮食颗粒和甘薯、半夏、槐树果、油菜花等 。 雄鸟还有着美妙的歌喉 。 每当春暖花开之时 , 在晨曦照耀下 , 雄鸟们飞落在高高的岩石上或树枝上 , 放声歌唱 , 往往是一鸟高唱 , 群鸟响应 , 此起彼落 , 遍及山野 , 给春天带来了勃勃生机 。 都具有十分善斗的性格 , 也是一个为了保护巢区而表现得很强悍的种类 , 所以鹧鸪的产地有“一个山头一只鹧鸪 , 越界比斗”的说法 。 这种对巢区的保护 , 使营巢的鸟类有较均匀的分布 , 保证了繁殖期中的成鸟和雏鸟都有充足的食物供应 。
鹧鸪晚上睡在什么地方 , 在它生活范围内晚上怎样找到它? 它们多在矮小山岗的灌木林中活动 , 有时候3-5只结群寻找食物 。 遇惊时很怏地匿藏在灌木丛深处 , 很难发现 。 睡觉也是躲在里面的 。
脚爪强健 , 善于在地上行走 , 虽不常飞行 , 但飞行速度很快 。 主要以蚱蜢、蚂蚁等昆虫为食物 。
鹧鸪晚上睡在什么地方? 找鹧鸪打沙窝的半山腰空密的地方 , 套上下都要下一层套 , 电媒放下方 。 电媒离套3_5_8米 。 早上:下好套引叫、6至10点 。 下午:先不要下套这个时候要引叫 , 到处都有鹧鸪接口的4:30分至6点空地下套离鹧鸪10至20米 。 封死来路然后放音 。
鹧鸪鸟的生活习性 选堂即选择适合拍摄、观赏、zhuabu的位置和地方 , 它在众多步骤中最为重要 , 选堂的好与差直接关系到此次行动的成功与否 。 在南方 , 长有成片肾蕨(如图1)的山头基本都有鹧鸪鸟生存 。 半山腰、山岗或山顶处杂木杂草稀密有致的地方(如图2、3、4、5)就是鹧鸪鸟经常活动地方 , 它们最喜欢占据此类一大块地盘为王 。 能证明此处有无鹧鸪鸟的最有力证据就是沙浴窝(如图6、7)(这些是旧的窝 , 改天有新鲜的再补发) , 当然 , 能听到叫声就更能确定具体位置了 。 沙浴窝是鹧鸪鸟在晴天通过扑打沙土来清洁身体、清除身上杂物和寄生虫时留下的小土窝 , 一般在空旷、干燥、无草木生长、有阳光直接照射的地方可见 , 过于浓密的山头就会出现在坟地或山顶光秃处 , 深约2-5CM , 宽约30-50CM , 上面覆盖一层翅膀扑打时留下的松散细土沙粒 。 好,这就是我们工作的地方 , 当然附近有好的地形也行 。 所谓布堂就是选定藏匿点、媒点、安置摄像机、录音机、设置机关(zhuabu一般用套圈)等一系列工作 。 下面主要说说zhuabu方面 , 鹧鸪鸟在很陡的山坡都能往上走 , 但下陡坡时以飞居多 , 根据这一特点 , 我们套捕地点就最好选择在平于或高于山鸟藏身处的位置 , 这也不能千篇一律 , 要根据地形具体实施 。 藏匿点建议选择在上山时已干扰这一边 , 再根据地形判断山鸟过来方向设置媒点(喇叭或鸟媒)和套 , 一般是先选定媒点 , 再以媒点为中心在四周布套 , 有前有后 , 有横有竖 , 尽可能把来路封死 。 鹧鸪天性胆小 , 个别性大的沿直线直冲媒点 , 这种我只遇到一只 , 一路嗑一路走 , 有勇无谋 , 几分钟收工 。 大多数是沿着浓密处或一些小坎、草丛边沿走 , 从这个草丛停停观察一下再走到另一隐身处 , 有时来回走几遭 , 所以把好这几关相当重要(如图8) , 像一些地形好的只须在浓密处边沿(图9)下一到两个套即可 。 梯田式的地形布套较简单 , 媒点这一层是重点 , 上下两层也下套 , 中间有路(从下往上)的也要防 。 总之 , 媒点与套之间的位置很关键 , 要让山鸟必须经过这个空档或转过这道弯才能直观到媒点处 , 而你的套就布在这个空档和这个弯上 , 做到这一点 , 你就是布堂高手了 。 再说说媒点与套的距离 , 用鸟媒的话可距离3-5米 , 如是电媒 , 就尽可能距离远点 , 5-10米为佳 , 毕竟电媒和鸟媒是有差距的 。 我也试过两次在距电媒2米左右中鸟的 , 这与有利地形和技巧是分不开的 。 好了 , 完成以上工作 , 你已成功了一半 。 (

推荐阅读